通信工借助各类仪器巡检高铁通信设备。 王极 摄
春运期间,大个子杨帅要经常进入直径仅有60厘米的光缆井下,蜷着身体检查光缆是否损伤。
“像这样的光缆井,我们车间管内多达300多个,井下光缆构建成铁路通信网络,为高铁运行提供专用的通信网络信号。”长沙电务段长沙南高铁通信车间主任陈林成说,井下巡检虽不是高超的技术活儿,但至关重要,是通信集中修工区幕后保障高铁运行秩序的一个缩影。
11时,井下光缆巡检完毕。杨帅与工友们收拾着工机具,驱车赶往长沙南站附近的一处铁塔进行作业。
春运期间,他们的巡检作业更频繁了,要么翻山越岭深入荒野山坡,对无线信号干扰进行排查;要么攀爬登上50米高的通信铁塔检查馈缆和天线;要么乘汽车再转步行进入高铁隧道内,对直放站进行检修;要么在出现光缆中断时,迅速应急处置对细如发丝的光纤进行接续······
这群“全能战士”的作业地点有空中的、有地面的、有地下的,既能拿着洋镐、撬棍干“粗活儿”,又能干使用光时域反射仪、熔接机干“细活儿”,还能操作频谱分析仪、八木天线干“累活儿”,他们“飞天遁地”各展所长,全方位护航高铁“贴地飞翔”,守护旅客安全、正点抵达。(完)
(新春走基层)大展宏“兔”生肖文物图片展:从传统文化和历史文物中寻“兔”****** 2023年春节期间,甘肃省博物馆推出大展宏“兔”——癸卯(兔年)新春生肖文物图片联展,该展由甘肃省博物馆及生肖文化传播联盟的50多家文博机构共同推出,甄选数百幅与兔相关的文物、标本、艺术品图片,讲述和探寻传统文化和历史文物中的“兔”元素。 据了解,在中国传统文化中,兔子活泼可爱,性格温顺,深受民众的喜爱,是人类憨态可掬的“萌友”。从自然到文化,从天上到人间,中国人围绕着“兔”的世代创造、日积月累,形成了绚烂多姿的文化寓意,也已源源融入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体系之中。李亚龙 摄
|